“自从社区有了红心楼院党小组后,每次只要小组一开课我就会立刻赶去学习,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十分便利,小组里的几位老党员也都是热心肠,居民遇到问题他们都会帮忙解决,不得不说,红心楼院党小组架起了一座党群连心桥!”住在兴隆台区平安街道泰祥社区的居民李娟林说道。
“红心楼”这个名字的来历,缘起是支部书记鲁耀山带领的支部中有7名党员都住在同一栋楼,由于几位党员平日里待人接事十分积极热心,便将小组起名为“红心党小组”。社区主任刘磊介绍说,泰祥社区共有党员207人,党员中绝大多数都是油田离退休人员。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,社区党委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和楼院内居民的组成特点,率先在泰祥70号楼建立了“红心楼院党小组”。小组将会议室、宣讲课堂开设在70号楼旁边的石桌上,这样一来,四周的邻居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学习党的好政策、了解国情法规了,每天25分钟,每月两次课,大家在日积月累中加深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了解,都感到十分受用。
“红心楼院党小组”发挥的作用不止体现在党课学习上,平时居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楼院党小组。每逢冬日来临,大雪堆积在街道上,人们出行不方便时,党小组成员李家常、皮海臣等人就会早早起来清扫。“积雪一多就容易结冰,一个不注意就容易滑倒,能让大家都安心出行我们累点儿也高兴。”李家常说。
除了有一颗事事都为居民着想的热心,楼院党小组里的几位党员都各有专长,今年9月12日,居民王家莲老人家的水管突然漏水,老人一人在家,束手无措,眼看厨房地板要被水淹,王家莲突然想起了党小组中擅长维修水、电管线的李田昌,赶紧拨打电话。一接到电话,李田昌二话不说拿起工具箱就赶到老人家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维修,新水管换好了,漏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。勤快的祝秀芝也是党小组成员,因为住在一楼,她便经常帮楼上居民们收快递,谁家有急事需要帮忙,她都会热心帮助;党员张明英是退休教师,只要谁家的孩子在语文学习上遇到了问题和困难,她都义务辅导,答疑解惑;会维修家电的林岩宗准备了工具箱,不分节假日,随时为邻居修家电,分文不收……“红心楼院党小组”在居民们的“衣食住行”上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,积极主动地提供各种帮助。
“红心楼院党小组”成员们做的事很小,也很琐碎,但正是这一件件小事堆砌在一起,才建立起了群众与楼院党小组之间的连心桥,他们的一举一动将居民与楼院党小组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起。“为居民服务,让楼院和谐,把温暖送进百姓家,这是社区服务的宗旨,如今楼院党小组成员已经从原有的12人增加到了39人,从两个单元发展到了19个单元,大家一起加油干!”社区主任刘磊说。(辽河晚报 王娟 记者 袁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