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社区垃圾分类互动体验中心里琳琅满目的兑换商品。(辽河晚报 记者 张美宁 摄)
“互联网+”垃圾分类模式在盘锦市运行近三年来,从主管部门鼓励垃圾分类,到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,“用垃圾换商品”的概念是促进这一转变的重要催化剂。盘锦京环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充分利用积分兑换的方式,把居民家中的可回收物和餐厨垃圾转成一笔笔积分,可以从垃圾分类互动体验中心换取日用品或心仪的商品,极大地促进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。
“美的电饭煲4L的要18900分,这个给我留着,我还差几百分就能换了。”心相印纸抽1400分,12瓶农夫山泉450分……冷不丁一看,记者还以为走进了一家小超市。这是盘锦京环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中心,设置在兴隆台区兴盛街道兴旺社区的垃圾分类互动体验中心。靠墙的货架上,摆放着满满当当日用百货,每个商品下面都标注着对应的积分,这些商品全部是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商品。
居民在家做好分类打包后贴上二维码标签,投进设置在社区内的再生资源回收柜或是智慧厨余垃圾桶里,就能获得积分,积分可以兑现的商品种类不受限制,随时更新,还可以点选,非常吸引居民。
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盘锦京环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中心为减少人员接触,一度关闭线下体验中心暂停商品兑换,这期间居民的垃圾分类积分按时入账,居民可以通过登录盘锦京环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,在线兑换商品,针对特殊人群公司采取免费送货上门服务。
虽然有线上换购服务,但从春节前到现在,很多居民还是攒了两个多月的积分等待就近的积分兑换处开门。
据了解,最近盘锦市各区设立6处垃圾分类互动体验中心,以及物业、社区等地设立小型积分兑换处里,前来换购的市民个个都是“积分大户”。提的建议中,催“上新”呼声最高。要哪个品牌?哪款型号?单为您进一份货也没问题”垃圾分类互动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认真记下居民的要求,一一回复:已经下单,到货马上可以参与垃圾分类积分兑换。
自2017年起,盘锦京环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中心逐步推行垃圾分类,同步推进积分兑换。为了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、熟悉垃圾分类,他们根据不同积分兑换处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,充分采纳居民提出的需求,来放置积分兑换商品的种类和数量。
从调味料、米面粮油、日用百货、个人洗化、饮料酒水、文具玩具,甚至各种小家电类等,只要居民提要求,他们就立马和网购平台联系,所有积分兑换商品全部采购于京东商城,保证货真价实。中心工作人员表示:“鼓励市民进行正确垃圾分类,就要确保市民用积分换购商品,比卖废品给个人更划算。让居民愿意参与积分,主动学习分类,养成良好习惯。这才能实现减少固废垃圾,创造良好环境的目的。” (辽河晚报 董恬馨 记者 张美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