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山县充分发挥中医药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优势,采取有效措施,强化中医网络建设,构建中医药服务体系,初步建立以县级医院为“龙头”,以镇级卫生院为“枢纽”,以村级卫生室为“网底”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。
走进盘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,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中草药的特有清香。在各个治疗室内,许多群众正在病床上接受拔火罐、理疗、针灸、炮制药品等中医方法的治疗。“以前没有中医只能看西医,我觉得中医治得也挺好,没啥副作用,我治了快一个月了,感觉比原来舒服多了。”80岁的骨质疏松患者张阿姨正在接受针灸治疗,而全县像她一样将中医当作看病首选的群众并不在少数。
为了满足发展需求,完善医疗体系,提高服务能力,盘山县中医院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的建设中,项目建筑面积6357平方米,项目建成后,盘山县人民医院将在硬件规模、软实力上取得极大提升。
近年来,盘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他们已形成中医康复、中医肛肠两大特色专科,年门诊量8000余人次,开展的中医技术包括针刺类、灸类、刮痧类、拔罐类、微创类、推拿类、敷熨熏浴类、骨伤类、肛肠类、其他类(包括砭石治疗、经穴电疗、经穴磁疗等)共10类71项技术,擅长治疗各种中医常见病、多发病,以及部分疑难病症。他们发扬成绩,改进不足,坚持“天天有激情,时时有干劲,处处有担当”的工作状态,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,以一流的服务,精湛的技术不断满足百姓健康需求。
与此同时,各镇(街道)卫生院已有8家依托国医堂开展中医特色治疗。“在这里建国医堂,看病就不用大老远的总往市里跑了,而且中医的治疗效果特别好,不仅能去根儿,而且副作用小,价钱还不高,真是让我们老百姓感到方便又实惠!”提起国医堂,刚看过病的得胜街道三棵村村民王女士连声称赞。目前,各镇(街道)医院国医堂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10余种,包括(中药饮片)药物疗法,针刺、拔罐、推拿、耳穴压豆、穴位贴敷疗法,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等,效果显著。他们还设有设备齐全的理疗室,促进患者康复,得到了百姓认可。
村卫生室作为提供中医药服务的“网底”,村医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中医药专业技能培训,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得以推广,针灸、推拿、火罐、敷贴、刮痧、熏洗、穴位注射、热熨、导引等技术全面开展,让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中医的有效疗法。
盘山县还建立非医疗性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,县医院与养生保健机构签订协议,推广中医药预防、养生保健、治未病知识,引导居民积极参与,并得到了居民的充分肯定。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,全县通过报名参加省里举办的中医骨干培训、医师资格考试等形式挖掘中医药人才,为不断完善的中医药服务提供人才支持。“人才聚,事业举”。高素质的人才引进和培养,为中医药服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(盘锦日报 任强 李爽 记者 董丽娟)